2011年10月31日 星期一

捍衛私隱權雙重標準

還記得在八達通公司被爆為了五千七百幾萬,將日日賞參與者資料賣給其他公司用來推銷產品,令市民不勝其擾時,工聯會王國興議員表現神勇,捍衛了市民的私隱權,盡了議員的本份。

市民投訴電話滋擾

但從政的人,監察別人的同時,也要監察一下自己人。不知王國興議員,又會怎評論有大批市民打電話上電台投訴,報了工聯會的興趣班後,竟然收到民建聯各支部的拉票電話的事件。

相信不少市民都有報工聯會的興趣班,但為的只是報讀那些興趣班,並非表示他們認同工聯會的政治立場,更不要說授權工聯會將自已的個人資料交予政黨用作選舉拉票用途。

正如市民將資料交給八達通公司搞日日賞計劃,為的也是日日賞的回贈,而不是授權八達通公司把資料賣來賣去一樣。

還記得筆者還任職商台時,在鄭經翰暫時封咪的時間,協助《風波裏的茶杯》節目製作工作時,都曾經收過這類市民投訴,但由於當時並無八達通日日賞事件的前科,所以除了指摘個別政團不是外,輿論所起的作用有限。但工聯會作為揭發八達通亂賣私隱的政團,知法犯法,罪加一等,那私隱專員公署是否一如處理八達通日日賞事件般,徹查工聯會如何處理會員個人資料,以及對資料未經授權轉到其他政治團體手上作出懲處。沒有理由八達通公司又要把所賺得益捐出來,行政總裁又要辭職問責,但工聯會犯了同類錯誤時,卻可以置身事外,那市民的私隱又怎能得到保障?市民有理由,對政治團體和工會在處理私隱上,有比商業更嚴厲的道德要求。

處理手法急功近利

既然工聯會在八達通日日賞事件中如此義正詞嚴,指摘八達通公司的不是,那筆者現在想問王國興怎樣評價他的黨友處理私隱的手法。但可以肯定的是,工聯會和民建聯部份人急功近利的作風,把王國興辛苦為民請命經營回來的聲譽一次過輸光。建設很難,但要把成果破壞淨盡,只要有些人利慾薰心就夠了。(本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2011年8月15日 星期一

應建海水化淡廠

水務署宣布會為香港人用水習慣進行調查,政府進行這調查目的,當然不是為了令香港市民真的學會慳水,而是為新的東江水供水協議進行談判,現行的供水協議在年底屆滿,現在必須為新的協議作好準備。

如果政府真的有心為市民爭取一個更合理的供水協議,政府應該宣布興建逆滲透海水化淡廠,而不是靜靜搞個用水習慣調查,然後甚麼都不做。

由於廣東省方面看準了香港人怕失去東江水的心理,不單東江水的保育越做越爛,水質安全是否成疑,而且東江水的費用亦越來越高。本來東江水的收費,已經接近逆滲透海水化淡技術的成本。由於逆滲透技術越來越成熟和進步,能源使用效率越來越高,而廣東省政府因應國內的通脹,反而要提高收費,東江水水價隨時比香港自行建海水化淡廠還要高。

香港建海水化淡廠不代表香港不買東江水,只不過香港物色後備水源,絕對有助香港爭取更合理的東江水價。在新加坡自行研發新生水,把生活廢水以逆滲透式過濾,並在工業上重用後,馬來西亞不敢大加新加坡水費,亦不敢動輒以中斷水源來威脅新加坡政府。筆者相信,只要政府有落實興建海水化淡廠,或類似新加坡新生水廠的計劃,廣東省方面便不敢在東江水價上獅子開大口。

況且香港設立海水化淡廠,這為香港製造就業機會,亦令香港開始參與逆滲透技術的研究和營運,新加坡都開始出口逆滲透技術,在水資源越來越珍貴的今天,逆滲透技術用於海水化淡以及污水重用,將會是很有前途的產業,甚至最終為香港帶來經濟收益,那為何政府不去做。況且這既然有利可圖,相信商界亦樂意投資。

這次東江水談判的成效,便反映林鄭月娥是否真的如傳說中這樣打得。如果連提出興建海水化淡廠這手都不敢的話,林鄭月娥這是「好打得」,只是善於欺負小民的傢伙。

2011年8月14日 星期日

亂開槍必有惡果

筆者認識個別前線警務人員,不明白為何現行警隊規例條文中,對使用胡椒噴霧以至槍械有很嚴格的要求,當他們明白近日倫敦北部騷亂的起因時,就應明白,這些英國人留下的規定,事實上在保護警隊本身。

這次騷亂起因在倫敦警方展開一項名為三叉戟行動(Operation Trident),對付居於熱刺隊所在的托定咸,來自加勒比海和非洲的犯罪份子時,動用槍械交火,當中有一名廿九歲小巴乘客被警方發射的流彈所殺。大批民眾很憤怒,憤而圍攻警署,導致騷亂發生。

倫敦警方不理三七廿一亂開槍是有前科的,在二零零五年一項反恐行動中,倫敦警方誤認巴西籍非法居民Jean Charles de Menezes是恐怖份子,在地鐵站射殺後才知殺錯良民,不單倫敦警方要向家屬賠款,以及因應當地職業安全法例繳納罰款,而且官司沒完沒了,至今都仍然有官司在打。那次英國民眾還可以忍耐,警方再來一次這類錯誤就足以令積怨爆發。公眾並不期望用公帑請來的武裝人員,在執行任務時草菅人命,一次又一次亂開槍,有死傷才找當地監警會調查。

相比起倫敦警方,香港警察還不算濫用槍械,只是處理示威時經常濫用胡椒噴霧,但現時香港警方謹慎使用槍械傳統應該維持,除了避免警員以至當局惹上官非外,另一方面市民的安全受到保障,而市民亦會普遍尊重警隊。就算在內地,公安胡亂執法導致人命傷亡,都會引發群眾事件,包圍派出所,甚至作出掀翻警車,趁火打劫這類行為。公眾無法接受警察濫用暴力,傷及無辜,這是全世界各國人民的共識,無分這是英國還是香港還是中國。更何況香港監警會並不像英國同類機構,可以獨立調查,以至檢控有關警員,一旦發生濫開槍,或濫用胡椒噴霧導致死傷的事件,並無獨立機構可以幫警方平息民憤,屆時就更難搞。

有時候,英國有些東西是不宜學,至少在慎用槍械上,香港既然做得比英國好,比英國人更能遵守這些規矩,香港應好好維持這良好傳統下去。

2011年8月13日 星期六

修改基本法最穩當

在眾多解決外傭居港權的方案中,以引用《基本法》第一百五十九條的權力,在行政長官、立法會以及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同意下,提請全國人大修改《基本法》這最為穩當。

由特區成立至今,《基本法》經過十多年的實踐,引發社會爭論最多,挑起社會矛盾最為尖銳的正是《基本法》廿四條。

當《基本法》廿四條屢起爭端時,那證明《基本法》廿四條條文撰寫方式出了嚴重問題,而這問題大得屢次釋法都不一定能解決問題。像一九九九年的釋法,就無法防止日後法庭作出莊豐源案的判決,最終引發大量內地孕婦來港為身份證產子的問題。由莊豐源案問題已經看到,當條文本身寫得有問題的時間,人大常委不斷釋法都無濟於事。既然如此,何不修法。

而且修改《基本法》的主導權並非在法院手上,而是在行政長官手上,只要行政長官同意修法,並提出一個妥善的方案,筆者相信政府動員龐大的游說機器,要得到立法會三分之二同意不難,如果特首提出一個好方案,而泛民堅持否決,選民自然會在選舉中懲罰泛民,那對行政機關而言不是很好的政治工具嗎?筆者因此都不明白,為何曾蔭權有權不用。

港區人大代表就更搞笑了,他們不是一直都投訴港區人大代表對香港事務沒有太大話事權嗎?這次正好展示他們的重要,當《基本法》一百五十九條修改機制開動後,政府以至中聯辦都沒有藉口不去協助他們開設辦事處,因為修改《基本法》始終要諮詢港人意見,亦要由他們代表港人向全國人大代表大會解釋修法方案。筆者不明白,為何沒有港區人大代表,想到運用他們在《基本法》中規定的憲政權力。

由政府和建制派是否願意修法,就可以看到他們對香港外來移民問題的立場出自真心,還是出自私心。如果他們只顧攻擊泛民,而沒有運用《基本法》賦予他們的權力的話,他們亦沒有資格抽泛民的水。

(論外傭居港權問題.下)

2011年8月12日 星期五

慎防引狐狸入室

有人指如果香港人因外傭居留權官司不請菲傭、印傭的話,大可以請內地傭人。其中那些中介公司特別積極操作,有中介公司已經借這個官司在《香港商報》放話,希望特區政府改變政策,讓內地女傭能夠來香港。

除非《基本法》廿四條得到修改,否則內地女傭不能來香港。就算《基本法》廿四條能夠修改,內地女傭都不宜來香港。

如果《基本法》廿四條得不到修改,任何父或母是中國籍人士在香港出生的子女都是永久居民的話,而菲傭和印傭在港出生子女,除非丈夫是香港人,否則沒機會留港的,那些內地女傭一定千方百計在香港懷孕以便留港。大批內地孕婦來港產子問題還搞得香港不夠亂?這與引狼入室分別不大。

就算《基本法》廿四條修改了,都不見得能夠堵塞漏洞,菲傭和印傭由於文化問題,甚少與僱主搞上,甚至對華裔男僱主沒興趣,但原籍廣東的女傭,他們一旦與男僱主搞上,搞到大量婚外情,以至離婚問題,除了那些中介公司,以及離婚律師大賺其錢外,為香港社會造成大量問題。

筆者敢肯定,一旦引進內地女傭,很多香港已婚女性一定寢食難安。更離譜的問題,有可能有男士在內地包了二奶,然後借中介公司之手,以聘用女傭名義大搞一屋兩妻,金屋藏嬌,那時搞出來的社會爭拗又如何收科?這已經不是修改《基本法》廿四條這技術問題可以解決得了,屆時香港社會損害已成,就難以走回頭路。

因此,藉這次機會鼓吹引進內地女傭的政客和中介公司,眼前只有自己利益,當中立心不良程度,社會是不能不察。

這次外傭居港權爭議,有些政客不惜煽動種族衝突,當中的用心除了要爭取選票外,還可能有其他我們難以預計的利益在內。請問香港人在隨個別政客起舞前,有否看清楚自己,是否遇到狐狸,甚至被狐狸精入室而懵然不知,這點不可不察。(論外傭居港權問題.中)

2011年8月11日 星期四

外傭居港權不宜釋法

近日外傭就申請居港權資格問題提出司法覆核,引發社會爭議,其中一些反對外傭有資格申請居港權的人,要求全國人大常委就外傭居港權問題釋法。只不過外傭案中,北京都未必想釋法,這與北京一貫的南洋政策有關。

現時香港外傭多來自印尼和菲律賓,雖然印尼和菲律賓並非強國,但由於這些國家處於南中國海的戰略位置,因此由中共奪得政權開始,中共採取兩手策略來爭奪南洋,一方面向南洋諸國輸出革命,一方面藉剝奪華裔的中國國籍來拉攏南洋諸國政府。

輸出革命策略遺禍無窮,引發東南亞諸國多次排華暴亂,亦令印尼、馬來西亞等國的種族主義興起。由七十年代起,中共就放棄輸出革命這手段,改為藉剝奪華裔中國國籍來拉攏這些國家。在七十年代,中國與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建交時,建交公報全部都有華裔不再有中國國籍的聲明。

由於南洋諸國與中國交往早,在明代已經有不少華人移居南洋,造成不少外傭查實有可能有華裔血統。菲律賓現任總統阿基諾三世便是明顯例子,他母親科拉桑姓許寰哥,這是源自福建姓許一家。

香港實行《中國國籍法》時,又引進了原本《中國國籍法》無定義的中國血統概念。本來北京為顧及中國有多民族聚居的現實,不為中國血統作定義,因為定義不當這很容易為分離主義造成口實,但中方又要硬把香港英籍人士列作中國籍,就硬在香港實施《中國國籍法》,引進中國血統概念。

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包括朝鮮族和俄羅斯族。俄羅斯人以及南韓人在港出生子女的國籍問題,本來不好處理。現還涉及菲、印兩國,一旦處理不當,更可能打亂北京在南洋的戰略部署,甚至被當地有心人利用,用作煽動排華騷亂。

因此,北京一直未在釋法問題上表明立場,因為這是左右為難。建制派人不明國情以及南洋的複雜形勢,現在他們替北京添煩添亂而不自知。(論外傭居港權問題.上)

2011年8月10日 星期三

高鐵地陷怎麼辦?

在武廣高鐵,以及廣深港高鐵深圳、廣州等段展開工程時,由於在廣州、深圳等大城市的高鐵路段都是深入地底,需要挖隧道。不知中國鐵道部門工程人員怎謀劃有關工程,廣州和深圳最近多次收到地陷報告,比溫州意外更早發生,而且有關地陷事件令居民需要緊急疏散,連溫家寶都要關注地陷的情況。

在政府申請高鐵撥款時,有不少人並非因為菜園村而反高鐵,而是擔心大角嘴那些舊樓受地陷影響結構,因而反對高鐵工程。至於廣州、深圳屢次發生離奇地陷事件,大角嘴的舊樓的樁柱結構都相當令人難以滿意,像中耀樓便是當中的例子,未有高鐵工程已經長期受沉降影響,加上上月大角嘴大全街突然展開灌漿工程。所謂灌漿工程,就是土力加固工程,是否大角嘴有同樣的地陷危機,不知政府是否應該向公眾清楚解釋?

就算現時海泓道進行的土力加固工程,當中的細節披露亦不盡不實,筆者由路政署網站找到的資料,灌漿及隧道工程的範圍相當接近,甚至涵蓋富榮花園、柏景灣樓宇的樁柱,只不過路政署竟然給市民查閱是不依比例繪畫的地層圖,那筆者想問,到底海泓道隧道及土力加固工程中,工程位置與大廈樁柱的確實距離,以及相關大廈樁柱所處位置的土質又如何?政府和港鐵公司提供的資料,明顯離市民可以安心的水平還有好一段距離。

光是大角嘴已經有這麼多問題列出來,公眾還應該問深旺道那段隧道工程怎搞的,因為深旺道沿線有多個大型屋苑,以及有人口密集的公共屋,在空地上出現地陷就嚇壞市民,如果工程影響建築物結構,更影響樓價以及市民的居住安全。

溫州事故告訴全中國人,在高鐵運作中透明度是極度重要的,筆者希望港鐵和政府能夠對公眾每一個疑問都如實回答,有問題就火速補救,不要等到又出意外時才向公眾道歉,人命來的,等到意外出現才後悔也實在太遲了。

2011年8月9日 星期二

有關高鐵的種種疑惑

不論溫州事故查成怎樣子都好,看來政府不會終止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的工程。趁市民對溫州事故記憶猶新之際,有些問題最好先問清楚政府,求政府給市民一個清晰的交代,一方面讓市民自己決定日後坐不坐高鐵北上,另一方面,就算不幸再發生事故,政府有否作出交代,也好歹算有一個紀錄。根據內地傳媒的報道,這次溫州意外的其中一個重點,在訊號系統以及調派中心,那請問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的調派中心,設在廣州、深圳還是在香港?香港段的訊號系統設備,又會否與內地其他路段一樣購自同一間公司?調派中心是否在香港,訊號系統製造商是否與溫州追撞事件有關係,對不少人決定乘坐與否是關鍵因素。

除此以外,內地動車也好,高鐵也好,另一樣令人詬病地方在於司機、調派人員以至維修人員的訓練,請問那些司機、維修人員,以至調派人員的訓練,是送到內地由鐵道部負責,還是像台灣高鐵開辦初期一樣,交由日本方面訓練人員,在經過數月嚴格訓練後再返香港駕駛?高鐵這樣高科技,駕駛人員訓練水平,對乘客安全是極為關鍵。

在香港段建好後,港鐵會投放多少時間在測試工作上,要測試到甚麼程度才會讓列車通車。會否像溫州動車追撞事件相關路段一樣,訊號系統軟件有缺陷,在測試時竟然找不出來。比照台灣的標準,他們用了兩年時間才能通過當局的安全測試要求,順利讓列車由高雄走到台北。

在列車方面,港鐵會一如其他中國高鐵線一樣購買中國製列車,還是向日本、歐洲採購那些與中國高鐵列車同規格的列車?當不少人聽到南港島線將會使用國產列車都感到不安時,由港鐵派出的列車,公眾都期望向海外製造商採購,至少感到比較安心。

以上幾條問題,只是筆者在溫州意外後,在車務運作上的疑問,明天再談筆者在高鐵建築過程中一些疑惑。

2011年8月8日 星期一

保育形體 留住精神

雖然筆者有一群朋友,不斷聲嘶力竭想提倡「獅子山精神」,只不過,效果總是很有限。相反,仇視地產商的情緒依然瀰漫。

香港現在那些地產巨富,他們起家時當然沒有得到當局在政策上的庇蔭,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英國政府仍然偏重支持英資公司。他們也曾經經過奮鬥的日子,但香港當今巨富們發跡的地方,可能全部被清拆改建,不留他們當年艱苦的痕跡。

當大家只看到這些巨富們風光的一面時,當然不會想到去學習他們,或者發憤起來挑戰他們。

這也是為何紐約會有地標保護法,去保護在紐約市不同年代具地標意義的建築物不會被拆卸重建。地標保護法的主要目的,不是完全不求目的保育,而希望藉保育舊建築物,去令每一位紐約市民能夠感受到了解不同年代紐約人是如何奮鬥的。簡單而言,紐約要保育不是建築物,而是保育建築物背後的奮鬥精神。

大家想一想,如果有人成功保留李嘉誠發的塑膠花廠舊址,那大家想起不會是嘲諷天文台,卻無端端把帳算在李嘉誠頭上「李氏力場」,而是曾幾何時,有一位小伙子曾經在這裏生產塑膠花,由此建立起橫越英港歐美等地的商業帝國。在歷史現場感受當時的人創業的艱辛,與在傳記書籍中藉文字去感受,這是截然不同的事。

在筆者的家鄉印尼,不少成功商人把發的地方買下來,然後變成博物館,展覽家族與企業的歷史,用意也在這裏,而且亦提醒以後的子孫,今天的一切得來不易,請大家好好珍惜,這亦有教化家族後代的效用。二世祖的出現,往往與子孫成長過程太安逸,忘了長輩的艱苦有關。

保育不只是社運人士,或左翼份子的課題,這也是右派或工商界的課題,如何讓香港精神流傳下去,富豪把自已發歷史保育起來查實有相當價值。在重申香港價值的工作上,以實物保留歷史比留下文字傳記更加有意義。

2011年8月7日 星期日

泛民初選最和諧

在建制派就明年特首選舉大打暗戰時,泛民公民黨和民主黨亦有意參與角逐,爭取曝光,民主黨提出泛民初選,而且連用iPad來協助執行初選的方案都想好。

不過,在這個時候,曾經參選特首的梁家傑,卻指泛民搞初選可能有失和氣。

以筆者研究台灣政治的經驗,梁家傑的言論錯得很。如果要泛民和諧,最好就是搞泛民初選,誰贏了,大家就服氣槍頭一致對外。

台灣民進黨雖然看來很強,但有點研究台灣政治都會知道,民進黨內派系林立,就算現在所謂解散派系,「新潮流系」、「正義連線」、「福利國」等派系影子仍然揮之不去,表面無派系,實際派系仍然存在,只不過活動得沒有這樣明顯罷了。

那台灣民進黨怎樣由吵吵鬧鬧中,提拔最適合的黨內人才出戰選舉,甚至去到陳水扁在二千年坐上總統寶座,那就是靠黨內初選。如果民進黨的組成,是台灣社會的一個縮影的話,連黨內初選都贏不了,怎可能贏大選。因此,黨內大部份人都會服從黨內初選的結果,而不服黨內初選結果硬要出來選的人,像許信良、楊秋興等,往往實際選起來都輸得很慘。

二千年為何陳水扁能夠贏得總統大選,就因為國民黨沒有這套機制,泛藍陣營一分為二,宋楚瑜負氣帶了他的子弟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出戰,在藍營選票被分薄下,最終讓團結的綠營贏了選舉,國民黨這一敗後果很大,在八年後馬英九才能重新入主凱達格蘭大道。

因此,泛民的初選,不單不會傷和氣,而且更能團結更肯定泛民主派。在二零零七年兩太之戰時,還有黃毓民硬要推勞永樂出來搞局,但自黃毓民與主流泛民決裂後,能夠搞亂初選的人都不再存在,既然如此,梁家傑拒絕民主黨的好意搞初選,即是信不過泛民支持者的智慧,對一個推崇民主的政黨而言,這是很大的傷害。還請梁家傑,以泛民大局為重,迎接這個挑戰。

2011年8月6日 星期六

事事管怎當家作主

有些家長會投訴自已的子弟長大後未能獨立自主,例如不能夠自已買樓,要繼續與父母同住。或者生活上的大小事都要依賴父母,例如有些人連見工都要家長陪同,令不少僱主,包括小弟在內都感到驚愕。

正所謂時勢造英雄,有時候不能自主可能與外圍形勢有關,小氣候有時都很難挑戰大氣候,像買不到樓這問題就是了,可能樓市稍為回順之後,或政府興建更多只供永久居民購買的資助房屋,問題便得到解決,這是非戰之罪。

不過,有些孩子不能自立,卻與家長事事管的心態有關。

相信不少人都學過駕駛,要成為一位技術精湛的司機,除了有一定天分外,夠膽多去駕駛都好重要,只敢在駕駛學院的舒服環境駕駛的周末司機,往往才是交通禍患。

人生其他問題也一樣,不親身去多嘗試、多鍛練,那是學不會的,而有些家長對子女事無大小都要管,不讓子女有任何鍛練自已的機會,生怕他們會闖禍,不讓他們做決定,他們無機會去獨立自主又怎會學懂自立。

所以不少僱主所痛恨的港孩,有不少根本是家長自已的專制心態教出來。甚至有些自已在罵新生代不成氣候的僱主,自已都有份教出港孩來,只不過他們從不覺得自己平日所做的有問題。

要讓下一代學會當家作主,家長要做的就是放棄每事管心態,要他們為自己所做的事負責。要培養孩子當家作主,為未來打算的心態,先要他們感覺家長不存在,否則子女是不會發憤。有時總會闖點禍,但如果未吃過苦頭,又怎知為自已打算的重要性?畢竟經驗這回事,只能親身體驗,而不能傳授的。

不知近日有位罵人不懂自家作主的仁兄,在罵養父不懂教子的同時,知不知他自己凡事都管的心態正是害苦孩子的元兇,如他讓成長了的孩子自己探索,自己闖蕩,經歷過一段時間便能當家作主,為長遠作打算。只怕有些人是葉公好龍,言不由衷。

2011年8月5日 星期五

男女廁比例的啟示

由於男女生理構造不同,所以女士去廁所需要用的時間比男仕為長,導致女廁經常出現大排長龍的情況。有人建議當局,研究改變商場男女廁的比例,由以往的1:1,改成1比1.25,亦即女廁的數目比男廁略多。

香港有很多本意良好,但實際執行起來卻變成笑話,而有關建議,筆者敢肯定會變成鬧劇,甚至引發新的民怨。

筆者有位朋友,此君一向擅長惡搞,他見到這個建議,已經想到地產商會如何拆招,那當然不是增建廁所,而是拆掉部份男廁以符合政府比例要求。

商場的廁格數目,只會符合食環署對商場內食肆的要求。朋友的看法相信大部份地產商都會如是做,因為拆掉部份男廁,既可以符合法例要求,又可以騰出更多樓面面積租出去。對地產商而言,香港商場真的寸金尺土,每一呎樓面都是錢呀。

這政策的結果很簡單,那就是全香港商場廁所都會出現大排長龍的奇觀,甚至有更多內地遊客在商場內外公開如廁,恐怕大部份香港人,都不會希望本意良好的法例,最終變成周星馳電影劇情。

在台灣、日本等地方,政府一般會用商場預計的安全容納人數,來要求商場興建公廁數目。亦即你的商場打算招待多少顧客,你就得興建多少廁所,在有最低廁格數目的要求下,再談男女廁的比例,這就不會出現商場拆男廁以符合法例要求的怪事。

在政府法例未對商場設立公廁數目有最低法定要求前,就談男女廁比例的話,這就是自製法律漏洞,而地產商不去鑽這個空子來賺錢的話,那真的對不起自己呀。由這小事,亦可以見到為何這數年特區政府施政,為何引進了最低工資等立法後仍然民怨沸騰,因為這政府訂立政策時,根本不依循常識,亦不去研究自己訂出來的政策有甚麼可能漏洞。

現時政府還浪費時間去搞甚麼「遞補機制」去「堵塞」漏洞,那不如花多點時間,去檢視自己平日的新政策,有多少漏洞還好。

2011年6月16日 星期四

只限永久居民買限呎樓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表示,正研究能否只限永久居民買限呎樓,回應市民怕限呎樓一樣,給外來人買光的恐懼。

比照起新加坡,香港一早便應只限永久居民購買二手居屋(不論有否補地價),以及限呎樓一類,以保障永久居民居住權為目標的樓房。

新加坡的私人樓市一樣炒風熾烈,只不過,新加坡樓市的炒風對民生的影響,沒有香港這樣離譜。皆因只有新加坡公民,才有資格買政府興建一手組屋,或預售組屋,連附地權的住宅單位,也是只有新加坡公民才可以買。在新加坡住滿五年的永久居民,才可以買二手組屋。

如果想在新加坡落地生根,又買不起私人樓的話,那還是要入籍新加坡。這是保障新加坡公民的權利,也鼓勵永久居民入籍新加坡,負起其他新加坡公民要負擔的義務,例如兵役。

既然限呎樓的構思,本來因應外來投資者一般喜買豪宅來投資的心理,故意興建一些外來投資者不喜歡投資的單位來平衡樓市,為何不乾脆只限永久居民購買,至少由於轉讓權利受限,限呎樓日後要炒賣也不是這麼容易。

除了推出限呎樓,以至更多只限永久居民才可擁有的土地,甚至重新推出居屋,比照新加坡經驗,香港始終要考慮嚴限移民數目和資格,並且統一由香港入境處審批。新加坡有了完善的組屋政策,對非新加坡籍人士買賣組屋,以至私人土地有如斯嚴格的限制,但由於大量引進移民,仍然引發民情反彈,導致人民行動黨在今年新加坡國會大選輸掉了五席,連新加坡做了這麼多工夫仍然難免反彈,更何況香港政府,幾乎甚麼都沒有做。

雖然現任政府任期所餘無幾,但由於民怨積累過深,政治的事,一天都嫌長,這麼多民怨積聚年多之久,恐怕新特首接下這爛攤子時,已經去到天才都難以收拾的地步。

何況,曾俊華的政治前途不一定在這屆政府任滿後完結。

2011年6月15日 星期三

曾蔭權與唐英年

雖然曾蔭權這位現任特首有時頗犯眾憎,而其口不擇言程度,亦令人相當驚訝。只不過,由最近互聯網專業協會搞出來一連串風波來看,唐英年對香港公務員以至政府固有操守的不尊重程度,真的令人搖頭。

在六年前,曾蔭權傳聞會參選行政長官,當時未聽聞過曾蔭權找了他的公務員同僚替他助選,他自己也當過公務員,他大概都清楚他找公務員來助選,不單對己無益,而且有違CSR的天條,那會害到同僚被革職。他連去選舉辦公室,也不敢坐政府車輛。曾蔭權不論講了多少過份話都好,在二零零五年時的曾蔭權,的確仍然尊重政府固有運作的規矩。

到今天,唐英年請問他當了立法會議員、政務司司長這麼久,他知不知甚麼叫公務員政治中立,用公帑來替自己助選有甚麼問題。他還在當自由黨議員時,如果他遇上這種事,他會在立法會怎樣發言?當時李鵬飛會教他如何發言?他自己難道不會動腦筋想一想的麼?

政府可不是他家族公司,公司上下員工做公司以外的工作都沒人會批評。他家族公司作出一些資源錯配的事,他作為老闆自己會承受商業結果,不用我們操心,但政府的資源卻是大家共同擁有,那是納稅人的錢來的,怎可以明目張膽這樣做。

香港政治一蟹不如一蟹,皆因越近期的特首,對自己的自重和自律越不如前任。像陳方安生、曾蔭權做政務司司長時期,相信像上網學習計劃醜聞之類事件不大可能發生,因為公務員就算要「偏幫」某些人,做法也不能超越為政的基本底線和原則。

自唐英年當政務司司長後,很多過往聞所未聞的怪事便接踵而來,而公務員要嘛不守底線,要嘛就要像葛輝般豁出去與政府火併,或者像王永平退休後仍然不斷提筆奮書,提醒公眾過往沿用原則的重要性。

相信特首候選人,要同時提一位政務司司長人選,如果那位被提名司長根本不稱職,那市民亦不要指望未來特首的班底會好過現在那個。

2011年6月14日 星期二

奇哉怪也的聆訊

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就上網學習支援計劃搞出來的政治風波作出聆訊。只不過,第一場未有引用特權法的特別會議,本身己經搞出一堆旁人看來費解的疑問。

首先,資訊科技界立法會議員譚偉豪,本身是訊息共融基金會背後的組織互聯網專業協會的理事,本身也是負責訊息共融小組的執委,他明顯有利益衝突,但為何委員會主席不要求避席?民建聯黨員應否避席,這仍然可以爭拗的空間,但譚偉豪博士不用避席的問題,筆者不解。

另一方面,政府與葛輝之間已經透過傳媒和網誌隔空駁火多次,就算議員如何追問,如果沒法讓相關文件和書信浮上面,請問公眾如何判斷到底葛輝誤導公眾,還是政府官員誤導公眾,在沒有足夠證據下,讓公眾憑自己主觀判斷去評斷對錯,這是對葛輝還是對政府不利,相信大家憑常識都應該猜得到,不用筆者再花費唇舌。

這件事讓雙方各說各話下去,只會讓事件變成X檔案,而在這時勢,事件變X檔案的結果,就是市民認為政府一如葛輝的指控,拿公帑去資助親建制的政黨助選,最後公眾會反對任何有幫助建制派政黨之嫌的計劃。特別市民平日在街道街板都見到公民教育委員會在選舉年,資助青年民建聯的三峽和高鐵考察團之類的怪事。有公民教育委員會之類機構,破壞政治中立先例在前,就不會有人認為葛輝的指控是天方夜譚。

所以筆者促請立法會各人,快快就如何處理葛輝的指控作個了斷,越快引用特權法作出聆訊,對各方都越有利。除非有人認為葛輝的指控繼續燃燒下去,將有助泛民政黨動員群眾上街參與七一遊行,當然又作別論。

雖然建制派和政府,拿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事經常發生,若非如此,策略意識欠奉而又不團結的泛民,亦不會生存到今年。不是泛民特別聰明,而是建制派中人的政治智慧有點令人難以理解。

2011年6月13日 星期一

縱火拍婚照好玩乎?

有攝影師為求出位和效果,不惜在摩星嶺炮台遺址生火,遺下大量被燒掉的草灰,引來公眾批評,連警方以至發展局都表示要跟進調查。有關炮台就算不算古,根據《林區及郊野條例》,任何人在林區、植林區或郊野隨便生火,最高都要判監一年,這除了保護林木,亦有公共安全的考量,一旦那位攝影師搞出山火出來,這有可能危及其他行山的市民,甚至攝影師和那對新人本身的安全。

這名攝影師忘了八仙嶺山火?當時有三名學童,以及兩名教師喪命。如果有人因攝影師玩火喪命,不知那位攝影師還好不好意思展現他的藝術創作。

除了《林區及郊野條例》,這位出位攝影師還可能違反《刑事罪行條例》中關於刑事毀壞的罪行,雖然香港跟隨英國本土在1971年的做法,將普通法的縱火罪取消,但取而代之,便是將縱火罪行為納入刑事毀壞的罪行中。

炮台如因攝影師行為留有永久性破壞,肯定是刑事毀壞罪行,這遠比有人塗鴉艾未未更值得追查到底。

那位攝影師可以推說,這是他的創作自由,但創作自由都不可以去到危及他人生命的程度。這位攝影師破壞公物本屬不當,但更大問題在於任何蓄意縱火行為,控制不當就有可能危及他人生命。

筆者對清明、重陽等時節焚燒冥鏹的行為都大有保留,更何況為了拍婚紗照而蓄意縱火。他玩火玩到害人害己,他打算如何為他的偉大作品負上責任?

自數碼單鏡反光機普及後,由於做攝影師所需資本投入大減,多了人入行造成競爭劇烈。要在市場站得住腳,難免要在構圖上有過人之處,這點筆者明白,但構圖要有凸出之處,不一定要用一些危及公眾安全的手法,特別在郊野生火。

一旦釀成山林大火,要撲救可以相當困難,特別在風高物燥的天氣。因此,當局有責任徹查有關攝影師有否用了違法手法,若然有人刻意縱火,就應盡早繩之於法。

2011年5月8日 星期日

塗鴉刑毀一視同仁

近日警方派大量警力去查那些艾未未的塗鴉,當然塗鴉既屬刑事毀壞行為,不論有沒有人舉報,警方派人去查都無可厚非。

只不過,有些長久存在的刑事毀壞案件,應該派重案組去查,但筆者發現,當局從來都不找重案組去查,感到相當奇怪,那就是立法會議員們在街上掛的橫額經常被人刑毀,但至今沒有重案組去查,也未有人因此被捕要上庭。

早由幾年前開始,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的橫額,不是被人塗污便是被人用刀劃爛,這肯定是刑事毀壞案件,但沒人去查。像港島區,陳淑莊議員的橫額便經常被人惡意破壞,近年惡化到連建制派議員的橫額都被破壞,像潘佩璆議員在銅鑼灣的橫額,便被人用噴漆噴上血紅的「土共」大字,基本上受害者已經不分朝野了。

立法會議員是由香港選民選出來,亦由於他們的重要性,才會有《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條例》保護他們。財政預算案期間,曾偉雄派出過千藍帽子警員在中環保護立法會,除了要確保預算案順利通過,也因為他們的重要性。

有人蓄意破壞立法會議員的橫額,那等於對議員不敬,這與對問責官員不敬一樣,同樣是對特區政府的挑戰,為何警方不出動重案組調查?難道香港立法會議員的尊嚴,還不及一位中國的失蹤藝術家?這未免太難令公眾信服。

警方要證明自己針對塗鴉少女不是搞政治打壓,查實很簡單,同樣的動用重案組,認真調查一下全港各地,不分朝野的議員橫額被破壞事件,等公眾相信警方真的重視這類刑毀案件,而且不論政治立場,那就夠了。

由這些橫額破壞事件出現至今,筆者未見過半個重案組警員認真調查,但艾未未塗鴉,就天天都有人報道,還要這樣勞師動眾,這難怪警方的行動全部被加上政治揣測。

只要警方讓公眾看到公正做事,那些政治揣測根本就站不住腳。問題在於警方高層交不到功課給公眾。

2011年4月21日 星期四

替警方衡工量值

筆者與幾個朋友,因不大滿意審計署每年的報告,有些應該審計的地方,例如警方用在遊行集會上的警力,小販事務隊的執法效率等等,都未有審計,因此便急急草了封公開信,然後在審計公布每年審計報告當天,前往審計署交請願信件。

而這次只有五個人的請願事件,就完完全全驗證了,現時警方高層,怎樣浪費前線警員的時間,以及我們的公帑。

由於動員時間極為倉卒,在Facebook上公布到上去請願十二小時也不到,加上請願時間在早上十一時,因此只有五個人參與,用門堪羅雀來形容都沒大錯,但警方當天在灣仔港鐵站集合時,己經派了五名便衣探員跟隨我們。

然後抵達審計署門口時,軍裝和便衣警員加起來,總共有十二名警員護送我們五名文弱書生去審計署遞抗議信。筆者想問,我們這幾個普通市民,像鄭汝樺、唐英年等惹火,會有在審計署受襲的危險麼。

筆者根據手頭上的資料,由於部分警員拒絕依據《警察通例》出示證件,無從得知他們的薪酬,只有一名警署警長以及警長出示證件,那筆者只好假設他們全是警員,現時警署警長頂薪點人工四萬多、警長三萬多、警員就兩萬四,他們分別時薪約為一百六十六元、一百二十五元,以及一百元,而整個示威他們執勤一小時,亦即表示政府浪費了一千二百多元來招呼我們五個人,這一千二百多元的資源,是不是能有更好的用途?

事實上,不少前線警員更需要其他同袍協助調查一些棘手案件,例如越來越懂走法律漏洞的犯罪份子,以及因城市生活壓力大而成為治安威脅的有暴力傾向精神病患者。

曾偉雄應該搞清楚,警察是用來撲滅罪案,不是用來當低能官員的私人護衛隊,更不是用來滋擾和平請願人士。

期望審計署長,派員到警方審計一下,到底每年幾多示威之中,警察比參與者還多。難道曾偉雄認為,警員的職責就是參與示威?

2011年1月19日 星期三

抽水抽中鏹水

唐英年的八十後車毀人亡論,令他成為輿論圍剿對象,而八十後車毀人亡,再配上他的名字英年,更不幸成為了詛咒他的歇後語,可見民憤之勁。

而曾任保安局長葉劉淑儀,在這個時候也忽然八十後,參與指責唐英年的行列,指唐英年言論過於強硬,認為唐英年言論誇張過份兼令人失望。只不過,八十後對葉劉淑儀的言論毫不領情,反而指她政治抽水,乘機捅唐英年一刀不成,還得給八十後罵。

政客抽水,實屬政客本能,葉劉淑儀以為有水可抽,乘機大抽特抽本屬正常。只不過,葉劉淑儀卻太低估八十後的記憶力,不少八十後青年都是二零零三年這段日子,剛在大學畢業或在大學讀書,對葉劉淑儀如何推銷二零零三年《基本法》廿三條記憶猶新。

而最經典的一役,那就是葉劉淑儀身穿一紅火紅套裝,在香港中文大學大學圖書館門外的烽火台,就《基本法》廿三條舌戰群儒。由於她當時態度亦實在囂張得很,連筆者這個低血壓的七十後,都還記得在台下當觀眾時,如何被葉劉淑儀局長激至血壓高升,她完全充分反映何謂剛愎自用。對如此不聽民眾意見的局長,中大學生會幹事會亦不客氣,贈她一面「精忠報國」的錦旗。
葉劉淑儀要抽水不要緊,但她有沒有就過往她為官時所作所為有反省,甚至感到歉疚之意?這種有口話人無口話自己的行為,討厭程度與唐英年那番唐突話可謂半斤八兩,葉劉淑儀抽水抽中鏹水真的不令人意外。

同是退休高官,王永平遠比葉劉淑儀受尊重得多,王永平退休後沒有任職大財團,相反在學院裡教育下一代,並且就不平事為小市民仗義執言。葉劉淑儀可會以她保安局前局長身份,批評現時警員在對付示威者濫用武力,胡亂拘捕?如果她沒有這種膽量,她也沒有這個資格去抽唐英年的水。這次抽水抽得如此核突,可謂自取其辱。

要做特首,先收收口

唐英年上周六又失言,在一個正由搞反高鐵運動的人正當總幹事的學術機構舉辦的學術會議中,以「剛愎自用」這一般人用來罵官府不聽人民意見的成語,用來批評八十後搞社運的年輕人的態度,引起軒然大波。

官員失言,在香港經常發生,否則香港的政治新聞就不會這麼富娛樂性。曾蔭權也不時會失言,只不過,曾蔭權的失言只是令人感覺好笑,像在立法會公開爆粗,只代表他EQ低,因此很少人會因曾蔭權的失言而感到憤怒。至少曾蔭權的失言,很多時反映他也只不過是與你和我一樣的平凡人,大家笑一笑也放過他了。

至於唐英年的失言,很多時與他的態度有關。像二零零八年,立法會就一團內地遊客,因漢普頓酒店倒閉而搞得很狼狽,要社區中心收容一事作出討論時,唐英年用「班友在街上條條Fing」來形容,態度輕佻,把本來已經很慘的遊客當成笑話來看,這樣公然在傷口上灑鹽的事,當然被人強烈批評。

這次唐英年再度因惹火言論成箭靶,因為他本末倒置,明明是政府不聽民眾意見,明明政府將民間提出高鐵替代方案以及問題當成耳邊風,現在卻說成民眾不聽政府講,民眾聽政府講是責任,而非政府聽民眾意見才是責任。這種高高在上的態度,就算唐英年用上引自《左傳》的成語,都一樣會激怒市民。

倘若唐英年要做特首,請他收一收口,當然他對民眾的態度,與他的出身背景有關,一時三刻改不了,像他這樣含銀匙出生的富家子,對民眾的感受和難處很多時都沒有感同身受的感覺,這是不足為奇。他要時間學習了解民情不要緊,但一而再,再而三失言,民眾就不會有耐性和時間讓他慢慢學。香港人很討厭輕佻而囂張的人,像現時不少人提起葉劉淑儀仍然相當憤怒,皆因她當年推銷廿三條那副囂張相。唐英年如不收口,恐怕特區政府民望會跌進萬丈深淵。

2011年1月18日 星期二

山埃貼士?

相信不少人買馬,都會看報章馬經版,或電台、電視馬評人的貼士來作投注決定。查實,不少人作出投資決定,方法與買馬都沒大分別。根據證監會二零零三年一項調查,四成多投資者根據傳媒提供的投資意見作判斷。買馬講貼士,買股都一樣。每一個賽馬日平均跑九場賽事,每場出賽馬匹有十三匹的話,亦即有117匹馬參賽。有時候,用幾十元買馬的一般馬迷,都會質疑馬評人能否熟知117匹往績和狀態。只不過,馬匹變數相對少,看臨場狀態,以至用電腦翻查人馬配搭、場地配搭表現等往績,給出來的貼士都未必太離譜,至少相對簡單。

但香港的財經演員好像有特異功能,在電視和電台主持「打電話問貼士」節目那些尤其厲害,打進來的觀眾隨口講一個公司代號,就可以滔滔不絕就有關公司的股價表現作出評斷。難道他們都是神童,腦裏儲藏了香港眾多上市公司的年報資料、股價走勢、外圍狀況等等相當複雜難明的資料。這些人是真的投資明燈,還是網民口中的大明燈,亦即專給山埃貼士的人,已經值得懷疑。

就算在報章寫股評的人,他們給的貼士是否經深思熟慮都值得懷疑,一位財經演員可以同時寫四、五份報章的投資專欄,向讀者推介股票,只不過,研究個別公司的表現是一件很傷腦筋的事,要不然股壇長毛David Webb每年聖誕節提供全年唯一一條貼士,準確度就不會令人驚異,只要被股壇長毛推介過的股票都必升。他們找人代工也好,自己提筆寫也好,他們會不會為了應付老編催稿,未想清楚就亂提供貼士?

很多人是用畢生儲蓄來投資股票,但他們依賴資料的可靠度,隨時遠不及馬評人,到底馬場是賭場,還是我們根本把強積金和儲蓄放在大賭場,關於這一點,一時間連小弟都搞不清楚了。

2011年1月17日 星期一

人肉mp3治港

有議員在立法會議員質詢內地及政制事務局局長林瑞麟時,指責林局長是人肉錄音機。林局長不單沒有憤怒,反而還很自豪地說,他不是人肉錄音機,而是人肉MP3,成為了林瑞麟式幽默感的經典示範。筆者對林瑞麟的反擊很有同感,因為錄音機不斷重複播放,錄音帶以至錄音機磁頭都會勞損,但MP3就很難勞損,而林局長確實做到,不斷重複打官腔都不累,這是MP3才有的本事。

至於特區政府,絕非只有林瑞麟一部人肉MP3,而是有好幾部,你會懷疑香港特區政府,事實上由一群人肉MP3機來統治。

就以剛被否決的申亞申請為例,不論朝野議員提出甚麼好理由,去質疑政府的撥款申請,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依然以事先擬好的論述去回應那些議員,不理他回應的論據,不單軟弱無力,而且可以改作搖籃曲,讓議員以及旁聽會議的市民好好睡一覺,比安眠藥還有效。

只不過人肉MP3都有其缺點,雖然現今的MP3功能頗多,只不過MP3的運算能力有限,有時候播帶播得太過份,不單會讓聽眾昏昏欲睡,還可能令自己變成笑話的主角。像專線小巴商會聯同湯家驊議員,約見運輸署的代表,要求將專線小巴座位上限加到二十。政府一如既往,重複過往講過的理由,例如港鐵已經足夠應付交通需求,還有,不保證專線小巴公司會履行承諾不加價。

只不過,這次MP3明顯播錯曲目,很多專線小巴乘客,就是為了乘搭港鐵才乘專線小巴,有些地方的居民不坐專線小巴又怎乘港鐵?而專線小巴的票價,由運輸署決定,並非由行政會議決定。日後有專線小巴營辦商申請加價,運輸署長否決就是。把用來應付巴士、西隧加價的一套,用來回應專線小巴的要求,難怪立即出醜。

香港正正由一群人肉MP3治港,只懂播預定的官腔,難怪永遠不聽民意,亦經常鬧出笑話。

2011年1月16日 星期日

未學行先學走

由民意調查以及各政黨政見來看,香港特區政府第二度意圖申辦亞運,好大機會在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否決下告終。

本來辦亞運都算是香港對外交流的機會,只不過要舉辦這類大型運動會,當地民眾最好有做運動的風氣。只不過,在香港,要找個地方踢場波都難,更不要說要興建大型場館舉行亞運賽事了。

就以港島為例,港島維多利亞公園六個硬地足球場,長期被一些與體育賽事無關的活動霸佔,就像工展會就霸了三個多星期,在聖誕新年假期,天后、北角、銅鑼灣一帶居住的學生,根本沒有甚麼機會踢足球。工展會有必要在維園硬地足球場舉辦嗎?為何不在天水圍舉行,讓多些市民認識天水圍,為天水圍帶來生氣?

啟德機場舊址也有不少空出的官地,為何不在舊啟德機場舉行,偏要在維園舉行,令大家在學校假期也找不到地方踢球?

筆者不反對偶然有大型活動,像明愛賣物會、六四燭光晚會,這類只霸佔會場一兩天的活動舉行,但工展會那種情況實在過份誇張了。

就算沒有硬地足球場被濫用於一些與體育無關的活動,香港普遍的體育設施仍然不夠的,連甲組球隊也要向一些炒賣足球場租用時段的黃牛黨買時段練波。

球場一類文康設施,幾乎是香港各大區議會經常討論的議題,因為區議員實在收到太多居民的投訴,不得不向政府作出反映。政府準備了這麼多錢辦亞運,為何不把這筆錢先解決各區的文康設施問題?

申辦亞運,簡單而言,是未學行先學走的舉動,不受市民歡迎是必然的。政府有心想推廣體育活動的話,除了要解決精英運動員退役後生計問題,不要讓陳學殷的悲劇重演外,用同一筆經費,解決各區存在己久的球場荒問題,讓人人有養成做運動習慣的條件,屆時才再談申辦亞運的可行性。

2011年1月15日 星期六

令人反胃的新聞

很多人都認為,部份香港暢銷報章在報道自殺案或兇殺案時,刊登的彩色血腥照片,是最令人反胃的新聞,遭到不少傳媒學者,以至害怕這類血腥照片的讀者批評。

但論令人反胃的報道,還不及近日某電視台對龔如心案上訴聆訊的報道。

近日龔如心遺囑案展開上訴聆訊,在聆訊中代表陳振聰的英國御用大律師,在未經上訴庭批准下,擅自播出陳過去與龔如心的調情片段,播了四分鐘後,上訴庭副庭長便要求陳振聰的代表律師不要再播下去。

筆者未在法庭旁聽有關聆訊,不清楚片段是不是令人倒盡胃口,只不過某電視台要求男記者扮陳振聰和龔如心兩人的聲音,將片段中的肉麻對白再複述一次,就極令人倒胃口。筆者認識大部份看過有關報道的朋友,包括一些平日接受得了報章上血腥照片的人,都無法接受電視台的報道手法,認為有關報道在打擊他們的食慾,恐怕遲早有人會去信廣管局投訴。

本來電視台將有關對白一五一十轉述一次,就已經很有問題。原審法官之所以拒絕讓有關片段在庭上公開播出,只讓法官私下觀看,皆因死者已矣,而死者亦有私隱,而播出有關片段亦不尊重龔如心的家屬。

試問龔如心的家人看到這些片段曝光,情以何堪。揭露一位己逝富婆的私隱,除滿足部份人的八卦心理,與公眾利益到底有甚麼關係?

至於電視台找男記者假扮兩人聲音,將那些極盡肉麻的對白覆述一次,更不知有何必要,就算香港有一群讀者有自虐狂,對血腥照片有興趣,都不代表他們同樣對龔如心與陳振聰生前如何相處有興趣。

法庭上法官批評陳振聰的代表律師,正測試法院的容忍限度,而這次某電視台的報道手法,正挑戰觀眾的容忍限度,但很明顯,這次超越了新聞專業應有的底線。

2011年1月14日 星期五

局長不做事

在美國推出QE2過後,通脹潮很快來到香港,像近日茶餐廳不是加了價,便是食物份量明顯少了,過往吃得飽現在不見得能吃飽。在通脹潮下,公用事業亦乘機加價,像九巴、龍運、東隧、電車、的士和專線小巴,個個輪著向政府申請加價。

當然,有些交通工具加價有其道理,像港島電費都不知加了多少,但電車依舊沒有加價,因此,在商言商,這類合理的加價申請當然應該接受。只不過,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除了利用交諮會這個途徑,要求各大交通工具不要加得那麼狼,有沒有克盡自己職責避免加價,在這一點,筆者倒是有點懷疑的。

像專線小巴,就主動向政府提出,如果讓專線小巴座位上限提高至二十人,那專線小巴承諾不加價三年,並且提供長者優惠。
對鄭局長而言,專線小巴營運商的建議,不用她動腦筋又令她拿到掌聲,應該儘快落實才是,但鄭局長以安全問題為藉口,拒絕有關建議。筆者不明白,既然小巴營運商要加座位,那就要換新車,那不是政府應該乘勢引進更辣的安全要求,例如加了座位的新車要有限速器、安全帶等公眾期望己久的安全要求,並把那些不合要求的舊車淘汰掉。鄭局長的決定,實在令人摸不著頭腦。

政府有時民望不振,有時與部分局長的做事態度有關。像各大政黨都要求復建居屋,解決中下層市民買屋難的問題,只不過鄭局長做了諮詢後,在公眾要求復建居屋聲音如此強烈之下,都沒有作出任何動作,只是推出置安心計劃。鄭局長任內,彷彿除了問立法會要求六百六十九億興建高鐵,惹出大批市民示威,以及再問立法會要求六百多億無封頂預算興建沙中線,但沒有什麼建樹了。

問責局長薪酬這樣高,因為市民希望他們做點事。很不幸,鄭局長暫時沒有什麼大建樹,請問在減緩加價潮上,鄭局長能否做齣好戲給大家?

2011年1月10日 星期一

新一哥應做實事

飛虎隊出身的鄧竟成退下警務處長這個三煞位,換上在 CID部門戰績彪炳的曾偉雄,可謂正合其時。皆因不論對公眾,還是對警員,大家都期望熟悉CID運作的新一哥,能夠解決這部門眼前的挑戰。

對市民而言,近日的罪案新聞越來越可怕,先有大角嘴舊樓有人燒死,後有西環碎屍由高處墮下案件。雖然警方表示案件並無可疑,但筆者身處不少朋友,都不相信兩宗案件都是自殺案,皆因過往甚少聽聞自殺案,會涉及如此可怖情節,而且大角嘴舊樓有人燒死的案件,案發現場大部分業權,更由一間專收舊樓的地產公司持有,而該地產公司收樓手法相當富爭議性。公眾在這類案件,對警方有相當大的期望。

對警員而言,現時的罪犯越來越狡猾,他們用的犯案手法亦越來越先進,正如警務督察協會主席廖潔明所講,現在查一單案要用的時間和精力,相等於以往六、七單案件。而新一哥既然出身自CID,他應該明白為何位處高級督察、警司之類高層位置的CID,為何會搞到爆血管殉職,或選擇在辦公室內吞槍自盡。除了增聘人手,怎樣支援前線CID,令他們更有效率完成調查工作亦相當重要。

公眾對新一哥的期望,是希望他領導警隊多做實事,做好除暴安良的工作,令警員不用做到爆血管的情況下,能夠將罪犯繩之於法,人人安居樂業。而有一些政治工作,曾偉雄就不要學鄧竟成做這樣多,像去年底有人在中聯辦門外開香檳,警方竟以普通襲擊罪拘捕,被國際傳媒當成笑話來報導,這些無謂執法行動,對促進香港的治安沒有幫助,而且有損警察在市民和國際社會的形象。

倫敦警察在去年底面對比香港八十後暴力得多,亦激進得多的英國九十後,也沒有動輒亂執法,以容忍態度面對示威者和傳媒。不知曾在英國警隊服務過的新一哥,是否應該學習一下他舊同僚的態度?

2011年1月9日 星期日

強政勵治在哪裡

不論同意定不同意都好,高鐵工程己經上馬,而高鐵爭議其中一個重點菜園村,村民亦己經用真金白銀買下大窩村的土地,只要新村與錦上路之間一段路的路權問題得到解決,菜園村村民就會搬走,不會阻止高鐵工程進行。

只不過,在這些時候,有些人腦裡只會想著錢,而不是公眾利益。有人向菜園村村民要求,他們交出五百萬的路權費用,或者割售新村內一萬二千呎的丁屋地給他們。由於這個問題,菜園村居民搬離進展大大受阻,但政府好像束手無策似的。

當有大工程進行時,混水摸魚之徒就會紛紛出現,原居民向政府申索過千萬的風水賠償,己經令不少人嘩然,只不過政府一向尊重新界鄉土信仰傳統,這筆公帑花了便算了。菜園村居民買十五萬平方呎的土地也只是花了二千萬,但現時擁有路權的人有什麼理由,問村民要五百萬路權費?高鐵工程,果然是個別眼裡只有錢,不問整體利益的原居民發大財的途徑。

政府現時不斷任由外判工程人員騷擾菜園村村民,令村民以及支持村民的八十後,經常與港鐵工程零星衝突,這叫欺善怕惡,並非強政勵治,這種做法正是年青人越來越不支持政府的原因。

真正的強政勵治,是政府為了公眾利益,運用手上的行政權力,例如《鐵路條例》、《收回土地條例》的權力,表明政府會祭出尚方寶劍,收回菜園新村與錦上路之間的一段路,讓菜園村居民儘快搬走,令港鐵可以儘快,在菜園村展開工程,而不用發生任何無必要衝突。港鐵的建築工人,請來是進行工程,並不是與菜園村村民衝突。

只要政府敢出這一手,不只菜園村,其他新界鄉村的原居民,也不敢把政府當成羊牯。但如果政府有權不用,其他人只會認為政府好欺負,其他荒謬要求一定陸續有來,強政勵治只是一句實現不了的口號。

2011年1月8日 星期六

政客不可信

據政府中央政策組委托港大進行一項調查顯示,有七成以上的八十後和九十後,不相信政治人物會講真話。

正所謂民無信不立,有超過七成以上八十後和九十後不信政治人物,到底香港政界朝野怎樣維持管治下去,真的認真值得懷疑。只不過,年青人認為政治人物不可信,與政府用facebook上演爛Show,倒沒有什麼關係。相反,政壇中人,不分朝野每日的爛表現,才令年青人無法相信他們。

先講在野那批先,新晉獲欽點的年青政客,接受傳媒採訪時就聲稱單身,怎知轉過頭來有人找到他的結婚證書,現時婚姻狀況撲朔迷離,單是這種表現,己夠人倒胃口。

再講年長那些,每一個黨的領袖都聲稱重視黨內民主,只不過甲黨出現一群自動當選德高望重高層,公開力撐某黨主席候選人的怪事,另一個黨更離奇,聲稱把黨主席之位以黨內選舉機制傳給年青人的那位前輩,轉過頭就把毛澤東對付劉少奇的情節重演一次,真的令人慨歎。

至於政府,經常要求市民支持一些,理據並不清楚的政策,就像去年搞得立法會外人頭湧湧的高鐵事件,政府只憑廿多頁文件,就要求立法會批出六百六十九億,相信如果你拿一份只有廿多頁文件問老闆要經費,閣下很大機會會聞到魷魚香,如果要創投基金要資金,恐怕即時被人用掃帚趕出門口,這難怪一眾支持高鐵經費議員官員被八十後搞到要逃到港鐵站內。

政府在亞運又想重演一次,這次市民當然不會上當,連建制派都不敢支持,因為實在太難看了。話雖香港平日都有不少騙案受害者,只不過,市民都一些不清不楚的事,仍然會小心翼翼,特別不少八十後, 都是政府開了頭,但無了影的政策,例如中藥港等的受害者時。

因此,香港市民對政客不信任到這個程度,一方面反映香港人的民智不低,但另一方面,亦請朝野雙方各思己過。這個局面,大家都有責任的。

2011年1月7日 星期五

由華叔的堅持想起了⋯⋯

華叔剛去了,連大部分他生前的政敵,都不得不對華叔表示敬佩。其中華叔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一點,在於他的堅持。可以說是華叔的一生,

華叔對政治的堅持,這是香港每一個人都知,沒有華叔的話,這麼多年來六四晚的維園燭光怎維持下去,真的有點疑問。他對民族大義很堅持,因為不想向英女皇效忠,拒絕接受英國人的勳章,可要知道,有多少人為了胸前幾個荷蘭水蓋,做了不知多少次滑稽表演,但華叔說不要就不要,真人示範何謂無欲則剛。

甚至在男女情愛上,華叔都是堅持到底,女朋友因病英年早逝,他就終生不娶,每年帶同一群當年的學生在墳前拜祭。所以華叔其中一句金句「成功不必在我」,那是他發自內心的一句話。可以為了早夭的女友而終生不娶的人,他不在乎最後堅持能否開花結果,每一年為六四堅持在維園舉行燭光晚會,反映出華叔做人相當貫徹始終,這麼多年來,都是那個華叔。

相反,同樣出道於維園的某些政壇新秀,在堅持這點上實在與華叔相差太遠了。個別人士男女關係複雜程度,與娛樂版藝人們的緋聞複雜多都算了,更要命的是,為了自己的一時歡愉,搞出不只是幾位女士一輩子的傷痕,還令整件事佔了好幾天的頭條,他的黨友為了他一個人,還得窮於應付傳媒。而他的家人、新舊女友全部都成為茶餘飯後三姑六婆的談資,真的情以何堪。

雖云長江後浪推前浪,只不過現今有些後輩,在大罵華叔前,先想一想自己有哪裡能勝過華叔。當華叔生前政敵都不敢大罵華叔,還得大讚華叔愛國時,有些人卻比華叔生前政敵更凶狠的話,長江後浪在幹壞事上比前浪更勇的話,小弟實在有點擔心,日後大家到底將會生活在怎麼樣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