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6日 星期日

未學行先學走

由民意調查以及各政黨政見來看,香港特區政府第二度意圖申辦亞運,好大機會在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否決下告終。

本來辦亞運都算是香港對外交流的機會,只不過要舉辦這類大型運動會,當地民眾最好有做運動的風氣。只不過,在香港,要找個地方踢場波都難,更不要說要興建大型場館舉行亞運賽事了。

就以港島為例,港島維多利亞公園六個硬地足球場,長期被一些與體育賽事無關的活動霸佔,就像工展會就霸了三個多星期,在聖誕新年假期,天后、北角、銅鑼灣一帶居住的學生,根本沒有甚麼機會踢足球。工展會有必要在維園硬地足球場舉辦嗎?為何不在天水圍舉行,讓多些市民認識天水圍,為天水圍帶來生氣?

啟德機場舊址也有不少空出的官地,為何不在舊啟德機場舉行,偏要在維園舉行,令大家在學校假期也找不到地方踢球?

筆者不反對偶然有大型活動,像明愛賣物會、六四燭光晚會,這類只霸佔會場一兩天的活動舉行,但工展會那種情況實在過份誇張了。

就算沒有硬地足球場被濫用於一些與體育無關的活動,香港普遍的體育設施仍然不夠的,連甲組球隊也要向一些炒賣足球場租用時段的黃牛黨買時段練波。

球場一類文康設施,幾乎是香港各大區議會經常討論的議題,因為區議員實在收到太多居民的投訴,不得不向政府作出反映。政府準備了這麼多錢辦亞運,為何不把這筆錢先解決各區的文康設施問題?

申辦亞運,簡單而言,是未學行先學走的舉動,不受市民歡迎是必然的。政府有心想推廣體育活動的話,除了要解決精英運動員退役後生計問題,不要讓陳學殷的悲劇重演外,用同一筆經費,解決各區存在己久的球場荒問題,讓人人有養成做運動習慣的條件,屆時才再談申辦亞運的可行性。

1 則留言:

  1. 以前臨近新年已經跟隊跟到煩,家下變本加厲.

    回覆刪除